《新少林寺》描述一位飛揚跋扈的軍閥頭子,被同僚出賣,一夕之間家破人亡,後來痛悟前非,依止少林寺,與眾僧挺身護教死守寺院的故事。圖為電影劇照,下載自電影官網,網址︰http://shaolinmovie.emp.hk/ |
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。大事者何,生死大事也。佛為佛陀耶的簡稱,意指瞭悟人生真相的覺者,為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的至德者。華人喜簡,對於梵文原音總喜略而稱之,如將佛陀耶簡稱為佛;或將菩提薩埵簡稱為菩薩,優點是容易記憶,也不免產生流弊,最大的問題就是日久失去依據。
正信的佛教徒,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,三寶缺一不可。如果只皈依佛,舉香拜佛,那與一般宗教其實並無二致;如果只皈依法,一味沈浸於三藏典籍的探討,又容易流於學術研究,無法獲得般若的真正受用;如果只皈依僧,欽仰某一位僧侶大德的道行、德性,卻不在自己的心地裡參究修行,則容易流於偶像崇拜。此外,佛教徒習慣自稱為佛弟子,這是因為佛與信徒的關係,實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,而非神與人的關係。也因此,對於佛教徒而言,較為正確的稱謂應是「三寶弟子」。
佛陀不捨眾生,以種種方便,教化眾生,助其了生死、脫輪迴。遙想無量劫前,法藏比丘發願建設超勝無數諸佛國土的莊嚴淨土,諸天人民乃至蜎飛蠕動之類,生於其國,悉作不退轉菩薩,乃至證得無上菩提。且法藏比丘誓願成佛時,智慧光明,所居國土,教授名字,皆聞十方,諸佛共所稱讚,得是願乃作佛,不得是願,不取無上正覺。法藏比丘發下四十八個微妙上願,經過無量劫這麼長時間的勤苦修行,終於滿足所願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即是佛弟子及大眾耳熟能詳的阿彌陀佛。
世尊於二千五百年前,宣講《阿彌陀經》時,特別向聽法大眾拈出,「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」法藏比丘終於滿足是願,建設出超勝一切佛國的微妙淨土,且其本誓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強調,若有眾生,欲生我國,志心信樂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易言之,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方法極為簡便,具足信願行三資糧,一心不亂地念誦佛名,乃至十念,即得往生。
阿彌陀為梵語無量之意,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、無量光佛。無量壽表無限的時間,無量光表無限的空間,時空交織成法界體,意指阿彌陀佛無處在,無處不在,是故憶佛念佛,必定見佛。古大德說,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。對已經證得念佛三昧,乃至到達理一心不亂程度的修行者而言,雖然尚未捨報,但已身在極樂淨土之中。
古云愛不重不生娑婆,我們現前所處的地球,佛家稱為娑婆世界,娑婆為梵語堪忍之義,意指此土苦難之多,眾生卻不自覺。時序到了二十一世紀,現代社會凡事講求功利、迅速、確實,更因為科技進步,資訊取得變得極其便捷,不諱言對於物質世界的進步確有助益,但造成的弊端卻也不少。其中一項,就是容易增長吾人與生俱來貪瞋癡的念頭。《維摩經》裡有一句名言,「惟其心淨則國土淨。」眾生在迷而不自覺,倘一念回心,覺悟了,當下即可體驗淨土的安穩喜樂。
利用春節空檔,前往欣賞電影《新少林寺》,戲劇的本質是娛樂,過去小說、戲劇均會摻入忠孝節義的思想。在那個普遍窮困卻安貧樂道的時代,識字的人並不多,有能力撰寫腳本的,多是服膺傳統儒釋道思想的讀書人。無論他們是否能夠通過科舉考試,達到學而優則士的理想,藉由說書、演唱等寓教於樂的方式,仍然能夠傳遞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念,這也是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。吸引筆者前往一睹為快的主因,其實並非故事本身,而是故事所圍繞的場景「少林寺」。
少林寺位於中國河南少室山,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,達摩祖師東渡震旦以後,曾在此面壁九年,後傳承衣缽給慧可,開啟中國禪宗奔騰不息的血脈。其影響不單是在佛學,還跨足文學、藝術、思想等領域。世事無常,宇宙萬物沒有長住不變的道理,這座名滿中外的寶剎,曾於民國初年遭到軍閥焚毀,歷史文物遭到嚴重的破壞。或許《新少林寺》,就是以這個歷史背景為參考藍本,建構出一段少林寺僧侶挺身護教的感人故事。
影片一再探討生與死的課題,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裡,人類對於無常業火屠煎的悲苦感受尤其深刻。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,解脫生死苦惱,本是佛家討論的重點所在,也是諸佛出興於世,惠濟群萌的慈悲本懷。影片透過各種對白,有意無意地闡揚佛家思想。據聞,現任少林寺方丈為該片的總監督,透過普羅大眾最能接受的方式,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傳播佛理,其用心不可謂之不苦。
同前所述,在民智未開的時代裡,講經的僧侶們,曾經為了便於傳講佛法,開啟眾生修行佛法的機緣,特別將大藏經典中的故事,以講唱的方式表現,類似說書的形式,並將故事寫成腳本,稱為「變文」。變文的表現方式,對於後世節回小說,乃至話本影響甚巨。要將艱澀的佛理,轉變為普羅大眾都能接受的語言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變文的產生,不能不說是古大德們的拳拳苦心。
《新少林寺》描述一位飛揚跋扈的軍閥頭子,被同僚出賣,一夕之間家破人亡,變成人人皆曰可殺的通緝犯,後來依止少林寺,與眾僧挺身護教,死守少林寺的故事。當故事推演到野心家砲轟少林寺,眾僧侶捨身護教的橋段時,電影院裡觀眾的情緒,也隨著帷幕裡名山寶剎的傾頹,以及眾人血肉橫飛的景象而凝結,然後沸騰到最高點。
人的貪念是永無止盡的,猶如江海波瀾,倘若不加以約束,稍不注意便會犯濫成災。佛家稱貪瞋癡為「三毒」,此三毒將會荼毒眾生的身心,造作種種罪業,招致種種的苦報,輪迴受苦,相續不斷。三毒之中,又以貪為苦本,眾生因為貪愛故,又妄生瞋恚、愚癡等念頭。熄滅三毒業火的方法,惟有以戒定慧對治之。是故佛家勸諭世人,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。修行菩薩道的第一步是布施,能捨才能得,通過如理如法布施的過程,淨化自己的心靈。祖師大德說,「掃地掃地掃心地,心地不掃空掃地。」《維摩經》上說,「惟其心淨,則國土淨。」倘若心不清淨,即便身處榮華富貴之中,或是身處莊嚴寶剎內,也無法獲得究竟的安穩與快樂。倘一念回心,即使身遭荼毒,卻能即時覓得自在清涼。由此可知,清淨的心地,才是至高無上的寶藏。
古大德云,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」根據古大德的說法,這裡所指的屠刀,乃是指貪瞋痴三毒。吾人不但要勇於放下罪業,更要勇於懺悔罪業。佛家理論,被部分民眾誤解為消極避世不與人爭。跳脫世俗的刻板架構,競爭本身並無對錯可言,其所衍生出來的各種是非,皆是吾人分別、妄想、執著的念頭作祟所致。六祖慧能大師明確開示,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覓菩提,猶如求兔角。」
電影裡的其中一個橋段,令筆者印象深刻,那是故事主人翁披剃受戒,在佛像前誦念的那首詩偈︰「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癡,從身語意之所生,今對佛前求懺悔。」這是佛門中著名的懺悔文。同樣是在這部電影裡,少林寺方丈獨排眾議,收留殺孽深重的軍閥頭子時所說的話,「佛渡有緣人。」這是多麼充滿智慧的一句話呀!佛又被尊稱為「如來」。如來者,來無所來,去無所去,無過現未來,但以酬願度生,故名如來。佛對眾生從來不離不棄,如母憶子,從無休息,是眾生自己離背了與生俱來的佛性,昏迷顛倒,作繭自縛。
台大前哲學系主任方東美博士,曾經出言讚嘆︰「學佛是最高的享受」、「《華嚴經》是世間最好的教科書。」我相信,方教授已從學佛的過程中,獲得安穩與喜樂。這種快樂無法以言語表現,甚至無法分享,只能透過自己的修學獲得。從某個角度來看,學習的過程,自是極其快樂的一件事,特別是不預設立場,不計較利害得失的那種。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,為了協助眾生了生死出輪迴,諸佛菩薩行化於世,以種種方便,種種法門,勸諭世人、規導世人。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許下四十八個微妙上願,為了廣度眾生,開出極樂淨土法門;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,以種種身形救拔苦惱眾生;地藏王菩薩廣大宏願,地獄不空誓不成佛,眾生度盡方證菩提。眾生何其不幸,輾轉受生於娑婆世界,眾生又何其有幸,勞駕諸佛菩薩殷勤救護……
散戲了,若純就娛樂的角度,《新少林寺》該是成功的,至少連我在內同一個電影廳的觀眾,可是全程目不轉睛地盯著大銀幕看,許多民眾意猶未盡,一邊走出戲院,一邊嘖嘖稱奇,討論這部片的劇情。我則是躑躅地走著,想起很多人,想起很多事。(原寫於2011.02.07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